关于印发《淮安市知识产权(专利)战略推动
发布时间: 2015-04-02 浏览次数: 114

 

淮安市科学技术局

淮安市知识产权局

 

 

淮科〔201513

 

                                                                                  

 

 

关于印发《淮安市知识产权(专利)战略推动

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区)科学技术局(知识产权局),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盐化工园区经济发展局: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明确2015-2017年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点任务和措施,现将《淮安市知识产权(专利)战略推动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淮安市科学技术局   淮安市知识产权局

               2015319


淮安市知识产权(专利)战略推动

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随着知识产权经济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逐步成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知识产权战略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省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指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淮安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迅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一)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长

十二五以来,我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幅很大,专利结构优化得到进一步优化。近三年来,我市专利申请量分别为9325件、12075件、15101件,增幅分别为36.01%29.49%25.06%;专利授权分别为3140件、4573件、6663件,同比增长分别为58.27%45.64%45.70%

  (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十二五”以来,全市知识产权各相关管理部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把查处侵权和假冒专利行为作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有效地保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着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强市形象。“十二五”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商品3万余件;共查处假冒专利案件204件,处理专利纠纷案件14件,结案率100%

  (三)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能力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市以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为目的,强化面向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贯彻《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工程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主创新成果的意识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专利申请大户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十二五以来,市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利转化)计划项目累计立项74个,投入财政资金513万元,培育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5家,提高了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实现专利的提质扩量,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知识产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成“覆盖全面、形成网络、上下联动、运转灵活”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设立了专利专项经费,鼓励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产出,将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科技工作结合起来,确保知识产权工作顺利推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招引了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等省内高层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淮安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虽然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宏观形势的快速发展给我市知识产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比较薄弱

十二五以来,淮安市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总体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作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淮安市企业专利申请及授权总量在全省排名仍处于较末位次。同时,在企业专利申请类型的组成上,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在总申请量中占比较小。

(二)专利申请质量有待提升,有效发明专利维持率低。

我市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不高,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在全省排名靠后。有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多集中在3-6年,特别是当专利权进入授权后三年,不少专利权人,尤其是未能及时转化的专利权人,因无力承担专利年费不得不放弃专利权。

(三)知识产权服务领域有待拓宽

知识产权服务作为推动淮安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有效开展的助推力量,目前还较为薄弱。我市正规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屈指可数,服务机构所承接的业务范围主要是知识产权申请代理业务。这种现状与快速发展的知识产权行业相比显得捉襟见肘,其服务种类、服务能力不能适应我市专利发展的需求,无法满足淮安市本地企业的需求。

 三、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改革创新要求,按照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以创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增强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为重点,以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抓手,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为基础,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扩大高价值知识产权数量,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优化知识产权结构,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密集型企业,为我市建成创新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二)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我市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结合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到2017年底,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4;年度企业专利申请、授权量占比均突破40%;新增年专利申请量超100件的企业16家以上,申请量超50件的企业30家以上,申请量超10件的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2”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实现有效发明专利全覆盖;新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50家以上,新增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130家以上;加速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相关工作,2016年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新增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个;至2017年底,县(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实现全覆盖。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

1、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围绕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定位,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培育,加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密集型企业培育,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机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应用能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在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鼓励企业完善职务发明奖励和报酬制度,采取知识产权入股、岗位分红、利润提成等方式,激发研发人员创造积极性,从源头上抓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的提升。

2、积极引导驻淮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与管理制度。完善科研考核、评价和奖励体系,从体制、机制、资金等各方面为科研人员发明创造提供优良的环境,使高校、科研院所成为我市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产出的密集区。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高校、院所建立基于市场机制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和知识产权联合体,通过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知识产权创造优势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优势。

(二)显著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

1、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以高新技术企业、重大科技经济项目承担企业、上市企业、外向型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简称“贯标”),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面向中小企业开展集中管理、委托管理服务,加快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将“贯标”绩效评价情况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2、推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为引导,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支持通过“贯标”绩效考核的企业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经营发展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创新水平、技术装备层次、规模效益的全面升级。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战略策划、信息分析、纠纷应对等服务,提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能力。加大指导和服务工作力度,发挥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作用,推动企业尽快熟悉并积极运用知识产权规则。

3、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育计划,遴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实力、较大品牌优势、良好发展潜质的骨干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建设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努力集聚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和团队,创造引领产业发展的主产区成果,培育拥有核心专利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

(三)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

1、推动专利技术成果的实施和产业化。引导企业采用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或以无形资产入股或作为注册资本创办企业。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专利等为纽带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市级各类专项资金对自主知识产权转化应用项目的支持力度。

2、完善知识产权市场体系建设。创新知识产权转化交易模式,激活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打造淮安市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形成网上网下交易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简化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努力完善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投融资等服务领域和业务体系。

(四)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加快建设职责清晰、管理统一、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加强县(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建设,着力构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园等基层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针对不同县(区)的发展特点,加强分类指导,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发展的均衡性,要从实际出发,重点提升承接知识产权转移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园等评价考核办法,将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建成知识产权要素活跃、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集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的区域。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两级行政执法体系,加快县、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充实基层知识产权执法力量,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按照省局要求,积极争取成立市知识产权执法支队。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和条件建设,配备足够的执法人员,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保护的水平和效率。

2、增强企事业单位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企事业单位学习知识产权规则,提高知识产权制度的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主动开展维权行动。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处理重大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

(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1、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力和水平。引导和支持市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向市场化、规模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引进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知识产权代理、法律服务、资产评估、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运营等紧缺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2、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及重点领域,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指导企业制定实施专利战略,建立专利文献等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机制,为全市企业提供全面、快捷、便利的知识产权服务。

(七)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与培养

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由政府推动、需求导向的多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执法、服务专业人才在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鼓励企事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面向国内外招聘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鼓励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指导其通过定期培训、兑现奖酬制度、实行指标考核等有力措施,提高科研开发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积极引进培养知识产权高级人才,加大知识产权工程师、知识产权总监培训力度,加快培育高层次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形成一支熟知专业、熟知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的,与本市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八)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1、倡导知识产权文化价值观。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知识产权文化基本理念,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知识产权舆论宣传,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纳入普法宣传、道德教育、诚信建设、文明创建等全民思想文化宣教活动中,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发明创造活力,积极培育“爱国奉献、创新为民、宽容失败、保护创造”的知识产权价值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保护发展”的知识产权发展观。

2、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以每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为载体,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打造和形成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平台和品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科普设施,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方式,面向领导决策层、面向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众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常态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体系建设

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各级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各县()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把知识产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协调,落实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市知识产权局定期组织召开知识产权工作例会,及时交流总结工作进展及下个月工作措施。全市上下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扶持力度,建立财政对知识产权工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知识产权工作高效运转。加大对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维护的资助力度,增加项目的数量和支持强度,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及社会资金加大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知识产权服务的投入力度。保证知识产权工作行政事业经费,确保行政管理有效运行。制订相应鼓励政策,用好用足省局相关政策,引导社会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知识产权投入体系。

(三)完善知识产权政策

完善知识产权各项政策措施,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有关产业发展、政府采购、科技进步、吸引人才等政策中要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导向。政府财政资助的各类科技、经济计划,要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情况作为市级科技立项、科技奖励、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认定和复审的重要条件之一。财政扶持资金要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倾斜。

允许企事业单位将当年实际发生的知识产权经费全额计入管理费用。对于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允许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四)完善激励机制

对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中取得重大成就、知识产权保护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继续组织“市优秀专利奖”的评选,对获得国家和省专利金奖、优秀奖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完善专利申请的资助和奖励政策,对本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重大发明专利以及向国外申请专利所需费用给予补贴。财政资金要保证各项奖励资金足额到位,按时发放。督促落实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发明(设计)人的奖励规定,保护职务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扶持重大知识产权的推广应用和核心专利技术的实施与转化。

(五)加强督导考核

各有关部门要将本《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按年度进行落实,建立工作责任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健全知识产权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定期发布年度知识产权通告,准确反映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及时研究解决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定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着力组织实施,全面完成本《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附件:各县(区)知识产权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


附件

各县(区)知识产权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表

地区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万人)

年专利申请量超100件企业

新增数

年专利申请量超50件企业

新增数

年专利申请量超10件企业

新增数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累计新增数

贯标创建单位累计新增数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2015

2016

2017

清河区

4.68

5.81

6.45

0

1

1

1

1

2

2

4

5

4

9

清浦区

2.58

3.64

4.55

1

1

1

1

2

2

3

6

9

4

9

淮阴区

2.28

2.66

3.04

1

1

2

1

2

4

6

9

11

6

15

淮安区

1.02

1.43

1.73

1

1

2

2

3

3

5

9

11

5

15

涟水县

1.05

1.51

1.86

1

1

2

1

2

3

5

8

11

5

15

洪泽县

1.97

3.33

4.55

1

1

2

2

2

3

6

9

11

5

14

盱眙县

4.24

4.7

5

1

2

2

2

3

4

6

9

12

5

15

金湖县

5.78

6.88

7.5

1

2

2

2

3

3

6

8

11

6

15

经济开发区

10.23

11.82

12.73

1

2

2

2

3

4

7

9

12

6

15

工业园区

/

/

/

/

/

/

/

1

1

2

3

3

2

4

盐化产业园区

/

/

/

/

/

/

1

1

1

2

4

4

2

4

合计

2.8

3.5

4

8

12

16

15

23

30

50

78

100

50

130

2015-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