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处室):
2025年度淮安市社科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重要决策部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成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选题指南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研究
2.中国式现代化淮安实践研究
3.习近平文化思想淮安实践研究
4.深化践行嘱托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研究
5.人文经济学淮安实践研究
6.淮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研究
7.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
8.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研究
9.打造高水平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研究
10.打造长三角产业协作链接点研究
11.打造东部地区陆海联动大通道研究
12.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研究
1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研究
14.深化宁淮挂钩合作研究
15.淮安持续提高科技创新效能研究
16.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研究
17.面向未来产业的新型孵化机制和路径研究
18.淮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
19.发展耐心资本的理论与创新实践研究
20.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研究
21.提升淮安城市发展能级研究
22.淮安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研究
23.淮安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
24.提升青少年中华文明认同的有效路径研究
25.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
26.壮大淮安县域经济研究
27.提升淮安城乡空间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研究
28.推进淮安县中振兴、提升淮安教育综合功能研究
29.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30.推进优质文化服务资源直达基层研究
31.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研究
32.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
33.顺应人口流动和结构趋势优化配臵公共服务资源研究
34.淮安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价值实现研究
35.淮安发展生态农业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36.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研究
37.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研究
38.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研究
39.数字安全风险评估与治理机制研究
40.加强淮安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41.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研究
42.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研究
43.提升淮安干部能力水平研究
三、有关事项
1.课题申请人依据选题指南自行拟定申报题目。课题选择及研究应坚持“切口要小、针对性强、成果能转化”的原则,应用研究要紧扣淮安实际,突出可操作性;理论研究要注重原创性,力求科学系统。
2.课题实施项目化管理,建立项目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每一位申报人只能申请负责主持一个课题,且可同时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一个课题组。鼓励我市课题研究者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联合开展研究。
3.课题结项材料提交时间为2025年11月,研究报告和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出版物字数不少于10万字。
4.上一年度市社科研究课题未结项的,不得申报和参与本年度课题研究。
四、网络申报及材料报送要求
1. 2月17日9:00至2月28日17:00启动课题申报网络系统,用户自主注册、登录并完成申报。申报网址:http://haskl.octabox.cn/new/login ,课题申报用户操作手册,见附件4。
注意:项目填写完成后,请先点击【保存】,在【已申报项目】点击【导出项目】,系统自动导出电子版申报书,请申报人打印纸质版后进行签字、盖章(明德楼203)。确认无误后扫描PDF版点击【修改】上传至系统中。
2.纸质材料:《淮安市社科研究课题申报表》《淮安市社科研究课题论证活页》一式1份、A4纸单面印制,签字、盖章,活页夹在申报表中(附件1、2);《2025年度淮安市社科研究课题汇总表》一式1份,各院部汇总盖章(附件3)。电子材料:《申报表》《论证活页》以“申报表/论证活页+课题名称+姓名”命名,《汇总表》以“院部名称+25年度市社科研究课题汇总表”命名。
材料由各院部于2025年3月3日17:00前集中报送,逾期不予受理。纸质材料送至明德楼203室,电子版发送至caiyuankyc@163.com。纸质申报材料由科技处汇总后报送市社科联。
科技处
2025年1月31日
附件4:2025年度淮安市社科研究课题用户操作手册.docx